注:本文价格信息整理自公开资料,仅供参考,实际价格以陵园公示为准。
民政部日前就《殡葬场所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规范》等2项民政行业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,一位风水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意见,如下:
关于《殡葬场所大气污染物》相关标准的意见反馈
尊敬的民政部:
我是云南玉溪河西纬竹一善堂从事殡葬阴阳风水行业的从业者,听闻贵部就“殡葬场所大气污染物”起草两项民政行业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,结合多年实践与传统文化视角,现反馈如下:
从风水文化来看,殡葬场所的核心在于“气场和谐”。传统理念中,清新洁净的环境是“慎终追远”的基础,大气污染物会扰乱安宁气场,既不利于逝者安息,也影响生者对先人的缅怀之情。此前在玉溪周边曾见部分殡葬场所因废气肆意排放,导致环境浊气弥漫,不仅周边居民受影响,从风水角度看,这类污染也破坏了人与自然、逝者与生者间的平衡,不少家属因此心生不安,这与“入土为安”的文化内核相悖。
从实际操作与文化传承的结合而言,两项标准的出台极具必要性:
针对火化废气排放的规范,能有效减少烟尘、有害气体等污染。这既符合现代环保要求,也契合风水文化中“净化气场”的理念,让殡葬场所回归安宁本真,让家属在缅怀先人时能感受到环境的庄重与清净。
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的制定,可让污染情况更透明,便于针对性改善。正如风水文化强调“人与自然共生”,明确排放细节后,可通过种植绿植等方式,既能净化空气,又能以草木生机呼应“生生不息”的文化寓意,实现传统与现实的融合。
此外,结合农村殡葬习俗实际,建议在标准中补充对传统祭奠用品焚烧的规范引导。农村村落举行出殡仪式时,焚烧花圈、纸吊钱、纸马纸人等是延续多年的文化习俗,承载着村民对逝者的哀思与祝福。若任由零散焚烧,不仅易造成大气污染,也可能因选址随意破坏局部气场。建议在各村或公墓规划集中焚烧点,既保留了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,又能通过集中处理减少污染物扩散,兼顾环保要求与文化传承,让“慎终追远”的情感在规范中得以妥善安放。
综上,这两项标准的制定既顺应了时代对环保的要求,也为殡葬场所的“气场和谐”提供了保障,更让我们在传承“慎终追远”文化的同时,能更好地兼顾现实需求。建议标准在实施中兼顾不同地区殡葬习俗特点,鼓励结合地方文化采用生态化改善措施(如绿植净化、集中焚烧点规划等),让殡葬场所真正成为“逝者安息、生者安心”的空间。
反馈人:云南玉溪河西纬竹一善堂 寛为章天师
日期:2025年7月
(以上内容仅为作者意见,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)
(全文完)
(浏览:)
注: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相关诉求,请联系 400-0000-391
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:陕ICP备2021010630号-2